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引起青海理工学院师生强烈反响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3点击数:

9月3日上午青海理工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在4个会场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组织党委委员、各部门(学院)负责人及机关全体干部集中观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流观后学习感受。

宣传部干部张文杰表示,观看气势恢宏的阅兵式后,我内心深受震撼与鼓舞。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先进精良的国防装备中洋溢的爱国热情,集中展现了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昂扬的民族精神。作为一名高校宣传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我们要将阅兵式所展现的强国之魂、军纪之严、创新之要、团结之力,有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今后,我们将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思政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式,把这种震撼人心的国家记忆和民族自豪感深度融入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纪律意识,培育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宣传战线的智慧和力量。

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干部王燕妮表示,作为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干部,我们肩负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安全、服务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双重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把纪念活动激发出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转化为做好网信工作的强大动力,以信息化担当筑牢国家安全与发展屏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网信力量。

图书馆干部马飞扬表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观摩阅兵仪式,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到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必须永世铭记。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身处知识汇聚、文化传承的图书馆岗位,更应主动策划和组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文化的活动,通过激励学生阅读和思考,深刻理解抗战历史的苦难与辉煌,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专任教师李红英表示今日与同学们一同观看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深感震撼与自豪。阅兵所展现的国家力量与科技成就,不仅彰显了国家硬实力,更体现出民族凝聚与文明进步。身为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信念:要引导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国家发展。大气科学关乎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愿同学们如受阅官兵一样意志坚定、精益求精,以科技守护蓝天白云,以专业奉献家国天下。让我们铭记历史、奋发向前,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党员唐婧表示这不仅是一场阅兵,更是对国家辉煌历史和强大实力的展示,唤起了每位教育工作者心中的自豪与责任。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这场阅兵让我不仅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更让我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教育的使命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在教学中传承国家的强大力量,激励学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任教师张顺利表示,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成就,更是一次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洗礼,传递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强音。阅兵展示的各类先进武器装备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这要求我们高校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投身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任教师田晓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阅兵时,受阅官兵们“为人民服务”的呐喊响彻云霄,白鸽与气球飞向蓝天……这一切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声音,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鲜活的思政素材。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的不仅是求知的学生,更是国家的未来。这场盛典洗礼了我的精神,也更坚定了我的育人初心:我愿做一座桥梁,连接辉煌的历史与充满希望的未来,将今日之震撼与思考,转化为明日之薪火与行动,与我的学生们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的光和热。

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师马莲花表示当庄严的阅兵式拉开帷幕,内心被深深震撼,爱国之情如潮水般翻涌。我也深刻认识到,作为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让爱国精神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李鑫表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深感纪念活动为思政教学提供了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价值的鲜活素材,更明晰了以史育人、铸魂培根的使命担当。我们需要将讲话精神与阅兵所蕴含的精神谱系相融合,以“历史—现实—未来”为脉络,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洞察时代中勇担复兴使命。

阅兵式开始后,学生活动中心、智慧学术中心报告厅等学生分会场秩序井然,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当看到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升旗仪式环节,全体同学自觉起身,庄严地唱响国歌,眼神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阅兵式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看感受,纷纷表示被祖国的强大所震撼,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邓钦文表示,阅兵式终会落幕,但其激荡的回响将长存我心。真正的纪念,不仅是凝视过去的辉煌,更是以当代行动书写未来的荣光——这才是对八十年前那些年轻生命最好的告慰,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最坚实的奔赴。作为大一新生,我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悟,在图书馆中潜心钻研,在实验室里探索未知,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求知的动力。

工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学生郑思涵表示,今天的阅兵带给我的不再仅仅只是民族自豪感,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科技强军,以创新报国,这是我们这一代工科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我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泱泱大国燎原的星火,用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学生杨晓梅表示,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我有幸站在电视机前和亿万同胞共同赏盛世大阅兵。当阅兵式上的军乐队奏响雄壮的国歌,当铿锵的脚步声震彻大地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激动,阅兵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更多的是内心的触动。让我更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不易,更为国家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和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如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虽无需直面战火,但爱国情怀从未过时。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知识,培养担当精神,传承爱国精神。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子鹏表示,在这次阅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繁荣。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从阅兵中汲取力量,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冶伊越表示作为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不只是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更像一堂生动的“家国课”,让我对“中国”二字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必将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下定决心:“大学四年,不仅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更要成为能为祖国做些什么的自己”。